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词典博客 > 内史地区的复道、阁道、甬道和渭桥

内史地区的复道、阁道、甬道和渭桥

2023-12-17 09:46:28

秦朝把都城咸阳所在地的关中地区,别称“内史”。内史境内除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众多驰道外,另有别具一格的宫殿群间的复道、阁道、甬道和连结渭水南北长乐宫与咸阳宫的渭桥。

一、复道、阁道和甬道

秦始皇对都城咸阳和故都雍城本已有的豪华宏丽的宫殿还不满足,在攻灭六国过程中,每灭一国,就令人绘其宫室图形,在咸阳北坂照样建筑,共有宫室数百处,藏美女万人以上。为了便于秦始皇安全地、秘密地往来于各宫殿群间,特设计了一种空中楼廊,或类似于公路、铁路两用桥型,名为“复道”。这是同时期外国所无、中国独创的空中走廊,也可称作“飞桥”或“天桥”。

秦代内史地区建筑的宫观究竟有多少,文献记载不一。《三辅旧事》称:“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,表汧以为秦西门,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”。《三辅黄图》却说:“关中计宫三百,关外四百余”;“咸阳之旁二百里内,宫观二百七十,复道、甬道相连”。秦始皇梦想长生不死,他听从方士献议,行踪绝对保密。为了使他能秘密地经常往还于各宫殿间,特别设计一种悬于空中的楼廊。楼廊有两重,来往之人互不相见,因称为“复道”。楼廊中开有窗户,可以望见下面行人,类似阁楼,所以,又称“阁道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秦始皇幸梁山宫,“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,弗善也。中人或告丞相,丞相损(减少)车骑。始皇怒曰:‘此中人泄吾语’。索问莫服(调查时无人敢承认),当是时,诏捕诸时在旁者,皆杀之。”秦始皇在梁山宫内是不能看到下面丞相的众多车骑,当是从阁道的窗户中看到的。

对于秦朝的复道、史籍有多处记载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说,秦始皇大治宫室,曾“为复道,自阿房渡渭,属之咸阳”;咸阳之旁二百里内,宫观间“复道、甬道相连”。通过考古工作者对秦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(咸阳宫)进行发掘复原得知,这是一座建在高大夯土台基上的上下错落的大型楼阁建筑,下层有迴廊环绕,中层有不同层次的宫室,顶部是二层楼堂构成的主体建筑。于此往东隔沟相望,另有一同样的建筑遗址与其相对称,看来其间有飞阁复道相通。在一号遗址西南102米处,还有与一号建筑遗址相似的三号建筑遗址,其间并有夯土遗址相连。因此,可以明确看出,这三座宫殿遗址虽各成一独立体,但它们之间有甬道、复道相连,构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群。由于秦始皇在大治宫室的同时,又修建复道、阁道,使得咸阳宫“南临渭,自雍门以东至泾、渭,殿屋复道周阁相属”。阿房宫“周驰为阁道,自殿下直抵南山(中南山)”。

但是,秦朝的复道、阁道,并不限于设置在宫室或宫殿群间。阿房宫的阁道不但“自殿下直抵南山”,而且“规恢三百余里,离宫别馆,弥山跨谷,辇道相属,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”。骊山修建有秦始皇陵墓和宫殿,在这长达80里途中修建阁道,是与街道、驰道多次立体交叉;又要跨越浐水、灞水、兼有水上桥梁的作用。《太平御览》引辛氏《三秦记》说:“始皇时,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,人行桥上,车行桥下”。唐代诗人杜牧在《阿房宫赋》中形容道:“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”?深为这种规模巨大、壮丽宏伟的“天桥”所折服。

秦朝的复道、阁道建筑,是伴随当时盛行的高台建筑应运而生的。有高耸的宫殿,便需要有悬空的楼廊与之连通。皇帝通过复道、阁道乘辇而行,既能保证人身安全,也不需要卫士清道戒严,影响民间交通往来,对京都的城市交通,也有一定积极意义。

复道、阁道不可能随处设置,凡皇帝经常通行而又没有阁道的路段,则修筑“甬道”。甬道是道路两边筑有墙壁的夹道。道旁的墙壁起遮护作用,其意义与复道类似。既然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各宫殿间“复道、甬道相连”,知甬道也是宫殿群间的特殊道路。

中国“复道”建筑形式的出现甚早,最初是军事防御中的一种建筑结构。《墨子·号令》曾有记载:“守宫三杂(匝),外环,隅为之楼,内环为楼,楼入葆宫丈五尺,为复道。”《墨子·杂守》:“阁通守舍,相错穿室;治复道,为筑墉,墉善其上。”这种复道属于“守楼”形式,“令下无见上,上见下,下无知上有无人”,以利于军事防御。秦代把复道应用于宫殿间,其作用主要是为皇帝游乐,为贵族宫妃服务。

二、渭水上最早的多跨梁柱桥——渭桥

渭水上建桥的历史相当悠久,远在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娶亲时,即“亲迎于渭,造舟为梁”。不过,那是浮桥(舟桥),随时可以拆掉。固定的多跨梁柱桥的建造,则始自秦昭王(公元前306—公元前251年)时期。《史记》卷十记载:“(宋)昌至渭桥”。司马贞《索隐》引《三辅故事》说:“咸阳宫在渭北,兴乐宫在渭南,秦昭王通两宫之间,作渭桥,长三百八十步”。

渭桥原是木柱木梁桥,使用时间有限。到了秦始皇时,又重建。秦始皇重建渭桥的原因,《水经注》曰:“秦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,以象天宫”。故《三辅黄图》曰:“渭水贯都,以象天汉,横桥南渡,以法牵牛。渭水南有兴乐宫,北有咸阳宫,欲通二宫之间,故造此桥”。渭桥的规模,文献记载略有出入,宋代宋敏求在《长安志》中记为“广六丈,南北三百八十步,洞(孔)六十八,柱七百五,梁二百二”;“南北有堤,激立石柱”。即桥的南北两端靠近堤岸处为石柱,而河中仍为木柱。

秦亡后,此桥仍存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说:“柱南京兆主之(汉代长安设京兆尹);柱北冯翊主之(汉代于高陵设“左辅都尉”、“左冯翊”),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五百人”,护卫桥梁。又“置都水令以掌之”。西汉改称“横(门)桥”。东汉末年,横桥被董卓焚烧。三国时魏武帝(又说文帝)又造此桥,桥的宽度缩小为三丈六尺。秦建渭桥的最初目的虽然是为了连结渭水南北二宫,但桥接路通后,它却大大方便了内史地区东西车马大道的畅通,且为汉唐的中渭桥奠定了基础。